九公山公墓坐落于怀柔区渤海镇,其地理位置堪称绝佳。北倚燕山山脉,西倚太行山山脉,东临潮白河,西临永定河,南北轴线与明古长城相交,宛如一颗镶嵌在自然与历史交汇处的璀璨明珠。
这里四周群山环绕,层峦叠嶂,绿树成荫,溪流潺潺。走进公墓,仿佛踏入了一个绿色的世界,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让人顿感心旷神怡。如此优越的自然环境,为九公山公墓打造“天然氧吧”式环境设计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九公山公墓在植物配置上独具匠心,摒弃了单一的绿化模式,模拟自然森林的植物群落结构进行种植。除了常见的松柏等常青树作为基调树种,还大量引入了银杏、元宝枫、紫叶李等彩叶树种,以及玉兰、紫薇、木槿等花灌木。
春天,玉兰绽放,洁白如玉的花朵挂满枝头,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夏季,紫薇摇曳,繁花似锦,宛如一片绚丽的云霞;秋日,银杏金黄,元宝枫火红,将整个园区装点得五彩斑斓;冬季,松柏常青,傲雪挺立,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四季更迭,园区始终充满生机与色彩,仿佛一个永不落幕的花园。
这种丰富的植物配置不仅为逝者营造了一个优美、宁静的安息环境,也为各类小动物提供了栖息之所。据监测,园区内设立的野生动物迁徙通道,让貉、斑羚等12种保护动物在此繁衍生息。同时,采用昆虫旅馆、本杰士堆等生态技术,进一步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体现了“生命循环、生生不息”的理念。
在安葬方式上,九公山公墓大力推行生态葬法,如树葬、草坪葬等,积极践行绿色环保的理念。树葬区将逝者骨灰安置于树下,用可降解的骨灰盒,让骨灰自然融入土壤,滋养树木生长。这种方式真正实现了“入土为安、回归自然”,使逝者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延续。
草坪葬则是在一片绿茵茵的草地上,设置简洁的小型墓碑。整个区域看起来就像是公园中的草坪景观,与周围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这种安葬方式不仅极大地节约了土地资源,也符合现代环保理念,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选择。
此外,园区还设有采用可降解骨灰容器的“森林葬区”,5年内土地可循环使用,单个点位占地不足0.3㎡。配套的线上追思系统支持AR实景导航,家人可通过手机查看植物生长数据。这种“科技 + 生态”模式,使纪念行为本身成为环保行动,已有超过2000个家庭选择这种绿色纪念方式。
九公山公墓的设计团队巧妙利用地形高差,将纪念点位与原生地貌完美融合。漫步园区,70%以上的森林覆盖率形成天然的生态屏障,为游客带来了一场四季如画的视觉盛宴。
春季,山桃与连翘点缀步道,粉色的山桃花与黄色的连翘花相互映衬,仿佛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绚丽的地毯;秋季,元宝枫与黄栌染红山谷,漫山遍野的红叶如同一团团燃烧的火焰,美不胜收。同时,园区借景明代古长城遗址,保留了76%的原始植被覆盖率,打造出“春樱、夏荷、秋枫、冬梅”四季主题廊道,让游客在拾级而上时远眺残长城遗址,感受历史与生命的双重厚重。
此外,园区内还设有映楸池、思亲湖双湖映照,湖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四周的山水与绿树倒映其中,形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无论是春夏秋冬,这里都有着不同的景色,让人流连忘返。
九公山公墓深知文化对于墓园的重要性,通过园林景观的打造,融入了丰富多元的文化元素。从历史文化角度,由于其紧邻明代长城,在园区设计中巧妙地将长城文化元素提取运用。例如,在园区入口处设置了仿长城烽火台造型的标识建筑,既点明了地域特色,又给人一种厚重的历史感。在一些景观步道旁,立有介绍长城历史、九公山地区历史变迁的文化展板,让前来祭扫的人们在缅怀亲人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历史文化的熏陶。
园内还以庄严的纪念碑为核心,周围的墓区安葬着曾经戎马一生的老将军、为国捐躯的军人等。在景观设计上,运用了军旗、军号等军事元素的雕塑,以及刻有革命事迹的文化墙,营造出浓厚的革命氛围。这里不仅是逝者的安息地,更是进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的基地。
同时,园区内设有忠烈纪念广场,收录了1840年以来英烈名录;百家姓文化墙,篆刻甲骨文姓氏溯源;星空观测台,与中国科学院合作设立天文科普点。这些文化元素的融入,为九公山公墓赋予了深厚的精神内涵,让人们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能得到心灵的洗礼和文化的滋养。
九公山公墓在园林化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进行了细致合理的功能分区。墓区作为核心功能区,在保证安葬功能的同时,也注重营造宁静、私密的空间氛围。不同主题的墓区有着不同的设计风格,如艺术墓园“善寿园”,墓型设计极具艺术感,有的墓碑形似一本翻开的书,上面刻着逝者的生平事迹;有的则是抽象的艺术造型,体现逝者独特的个性。每个墓位之间都通过绿植、矮墙等进行适当分隔,既保证了一定的独立性,又不会让人感觉过于孤立。
在祭扫服务区,配备了齐全的设施。有宽敞明亮的接待大厅,为家属提供咨询、办理业务等服务;设有专门的休息区,摆放着舒适的座椅,供家属在祭扫过程中休息;还提供祭扫用品售卖区,方便家属购买鲜花、祭品等。同时,在园区内设置了清晰明确的指示标识,无论是道路指引还是墓区分布介绍,都一目了然,让家属能够轻松找到祭扫地点。
此外,为了满足人们在祭扫之余休闲放松的需求,九公山公墓规划了景观游览区。沿着蜿蜒的溪流打造了滨水步道,两侧种植着垂柳等亲水植物,人们可以漫步其中,感受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在一些地势较高的区域,设置了观景平台,站在上面可以俯瞰整个园区的美景以及周边的山水风光,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舒缓心情、寄托哀思的空间。
九公山公墓以其超80%的森林覆盖率,打造了一个“天然氧吧”式的环境设计。这里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生态与文化完美融合,不仅为逝者提供了一个优美、宁静、尊严的安息之地,也为生者提供了一个缅怀追思、感受自然与文化魅力的理想场所。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九公山公墓宛如一片宁静的港湾,让人们在这里找到心灵的慰藉和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