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公山的历史可追溯至清朝乾隆年间,彼时这里曾是达官贵人的园林,以自然风光闻名。随着时间推移,这片土地逐渐演变为公墓,成为众多名人与普通人的长眠之所。两百余年来,九公山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变迁,埋葬了文化名人、政治家、军事将领等杰出人物,他们的墓碑如同历史的坐标,记录着时代的印记。
九公山长城纪念林经北京市民政局批准,占地7500亩,是北京地区规模最大的生态葬墓园。园区方位与京皇城龙脉相承,周边环绕慕田峪长城、响水湖等自然风景区,形成“山水朝贡”的灵动格局。德高望重的老市长焦若愚曾为项目亲笔题词,更增添了其文化分量。
九公山的自然环境堪称一绝。墓地四周被郁郁葱葱的树林包围,山脚下溪流潺潺,春日花草盛开,秋日红叶满山,宛如仙境。这种自然美景与人文历史的融合,使九公山成为一处独特的文化景观。
园区内划分为七个墓区,各具特色:
九公山名人墓区因众多文化大家的长眠而更具人文底蕴。
提到86版《西游记》,几乎家喻户晓。这部经典之作的导演杨洁,就长眠于九公山。她带领摄制组踏遍全国十九个省、自治区,克服重重困难,将这部鸿篇巨制搬上荧幕。杨洁导演的墓地旁,摆放着《西游记》中的经典角色雕像,仿佛在诉说着那段不朽的传奇。她对影视艺术的执着与创新,为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表演艺术家杨在葆塑造了众多经典的硬汉形象,如《原野》中的仇虎、《红日》中的连长石东根等。他三次荣获金鸡奖和百花奖影帝,一生充满坎坷却始终顽强生活。2021年,他落葬于九公山,墓碑上刻着“野狼游子、傲骨天涯”,这正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钱浩梁因在《红灯记》中扮演李玉和一角而被广大观众熟知。他的墓碑造型选用了“李玉和”的舞台形象,上书“京剧舞台一大家”,这是对他在京剧领域卓越贡献的高度认可。钱浩梁为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奉献了一生,他的表演风格和艺术理念影响了许多后来的京剧演员。
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教授高景文,是巩俐、姜文等影视巨星的老师。他以严谨的教学态度和独特的教学方法,培养了无数优秀的演艺人才。高景文先生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艺术教育,他在九公山安息,却把教育理念和对艺术的热爱通过学生们传递到了中国演艺事业的各个角落。
九公山长城纪念林秉承“节地生态”的理念,以树葬、卧碑等环保安葬方式为主。园区内绿树成荫,远山亭、孝道文化墙、水中石路等人文景观错落有致,为逝者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安息之地。这里不仅是安葬场所,更是一个让人感受到自然与历史交融的地方。
九公山名人墓区因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自然环境,成为了一处独特的人文景观。这里不仅承载着逝者的记忆,更激励着生者不断前行。前来祭奠的人们,不仅能找到安宁和慰藉,还能感受到历史和文化的底蕴。
九公山长城纪念林,这座露天的人文历史博物馆,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参观和缅怀。它不仅是一座墓地,更是一个代表着中国传统和现代价值观的特殊场所,永远值得人们前来探寻和感悟